年中经济面面观

7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


自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如何评估上半年的复苏趋势?下半年有哪些政策措施值得期待?为此,新华社于17日推出了一期名为“中国经济圆桌会”的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该节目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以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共同探讨年中经济的“面面观”。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向好的趋势。根据半年报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8.2%,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继续向好,但物价和出口等指标增速放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中,付凌晖表示,总体来看,经济运行状况有所好转,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尽管全球经济处于波动下行的背景下,但中国经济增长比去年全年明显加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付凌晖介绍说,上半年,工农业生产持续增加,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对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内需贡献稳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明显增强。同时,高质量发展也在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的趋势更加明显。自二季度以来,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在上半年表现突出,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有明显提升。李慧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中表示:“这些经济结构上的亮点,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整体工业增速,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产量增长迅速,高技术产业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制造业民间投资等增速快于整体投资增速,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尽管经济发展的主流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但是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这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关键。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今年以来,各方都致力于稳定就业,总体来看,就业状况保持稳定,但是青年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据6月份的数据显示,16岁至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为21.3%。刘元春表示,近年来,大学生持续扩招,再加上疫情以来的延迟就业、慢就业等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增加了就业压力。他说:“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国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措施。例如,今年春季招聘一般到5月份就结束了,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上海财大迎来了新一轮的校园招聘。另外,近期还有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对毕业但长期未就业的人群进行一对一全方位帮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就业跟踪体系来实现这一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夏季粮食收成的好坏决定了全年的稳定。虽然今年夏季收成受到了“烂场雨”的影响,但全国各地积极应对,夏季粮食收成再次丰收。秋季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整体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粮食安全总体上得到了有效保障。近期,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电力用量也相应增加,导致电力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因此,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通过电源建设、燃料供应、机组管理、运行调度和需求侧管理等五方面工作,不断增加发电装机容量,目前统调电厂存煤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我们有信心和基础来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刘元春认为,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通过关键技术创新来补短板、锻造长板,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我们需要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战略性认识,即“卡脖子”问题的出现并不是我们落后的产物,而是我们突破落后、进步的象征。尽管面临多种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和长期趋势并未改变。


目前,外界高度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箱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以及下一步将出台哪些政策和改革举措。为了应对当前的短期问题,中国需要同时推出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李慧表示,相对于欧美国家和中国前几年的政策力度,下一步的政策空间是足够的。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扩大有效需求、优化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兼顾供给和需求,着眼当前和长远,体现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推动有关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形成合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还将谋划新的储备政策,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以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并能见效。


改革是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举措。刘元春认为,中国需要将短期政策、中期结构性政策以及中长期体制性和机制性改革三大举措进行有机结合,以制定一揽子方案。这包括短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再定位、社会政策的再出台、战略性产业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的出台落地。李慧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围绕高质量经营主体培育推进改革,营造更加优化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围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落地;围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中国经济从未有坦途,但是在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不断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同时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