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寒冬”:中小牧场杀牛止损

根据第一财经7月19日的报道,国内乳制品消费疲软,加上近两年国内原奶行业扩产速度加快,以及不断高企的饲料成本,导致原奶的供需平衡将在2022年末到2023年上半年被打破。这使得养殖业的亏损面超过了60%,中小牧场再次陷入了“杀牛”退出的困境。在2023年中国奶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表示,当前中国奶业正面临着自2008年以来最为困难的时刻。


随着成本的上涨,奶价开始下跌,导致奶企们开始高喊掐不住了。徐刚是一家大型牧场的负责人,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牧场的收奶价格已经跌到了3.6元/公斤,已经低于成本价了。”尽管徐刚的牧场养殖水平高、奶牛场设施齐全,但在今年奶价下行的情况下,他的牧场一直坚挺着,合同收奶价格相对较为稳定。然而,最近他也“顶不住了”。目前,虽然签约的奶企并没有限制收购数量,但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奶价的下降仍让他感到担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的牧场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加快淘汰低产牛、加大淘汰力度等,并采取了一些降本方式,比如减少非必要支出、培养优秀后备牛、发展种养一体、节省饲喂成本等。徐刚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先活下来”。


中小奶农的合同断档和部分牧场的杀牛退市,使得一些中小型乳企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难。今年5月,第一财经曾报道,国内多地出现了中小奶农合同断档的情况,导致他们不得不杀牛退出市场。在论坛上,高鸿宾表示,目前无论是加工企业还是畜牧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这也是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尽管受到消费者需求的推动,国内奶业的消费增速在过去10年中远超同期,但目前行业面临着消费疲软、奶价下行和成本上升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上游原奶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60%,奶牛存栏数也在减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辐射的牧场在2023年5月的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了3.42%,而在存栏300头以下的辐射牧场中,存栏数减少了6.28%。此外,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国内多地高温、干旱,夏粮价格上涨,因此饲料成本依然会高位运行。未来几个月也是牧场储备青储饲料的关键期,销售困难、资金紧张等问题会加速部分牧场的退出。但预计到2023年,过剩的生鲜乳总量将超过110万吨。